Home » 吃吃 » 【基隆吃起來】流浪頭超展開:族群與美味的匯集處

【基隆吃起來】流浪頭超展開:族群與美味的匯集處

posted in: 吃吃 1

一條二高通到底,到最北端的基隆下交流道,走港西聯絡道,拐個彎,就可到” 流浪頭 “。

這兒是基隆港的邊緣地帶,卻是族群與美味的匯集處。

第二高速公路會領著你,穿越七堵、大武崙一帶,山巒翠綠綿延,還有赤褐色的「小赤壁」巨岩,清新一望無際⋯⋯

就快到流浪頭了,美食地圖在腦中展開,一點選,隨即拉出多元的族群譜系,融合於那一碗、一盤,一碟的味道之中:

 

  • 咖哩沙茶牛肉:咖哩源自南洋,沙茶乃廣東汕頭系,台灣本產的牛肉,烏龍麵是日本本色,炒成料多味美的特色菜。一條復旦路展開三德、老林、阿祿、廣東汕頭四家店,貨真價實的咖哩沙茶牛肉大街。

 

  • 米粉湯:一入夜,外地來的饕客紛紛驅車前來,從冰櫃抽出微凍的玻璃罐,開瓶將冰沙狀的啤酒倒出。一碗新竹的粗米粉湯,可搭配三、四十種滷味,豬肉、腹內、豆干、吉古拉,一整條小黃瓜或半顆高麗菜。擺盤如老闆娘臉上的妝,如此嚴整用心,不同的滷菜可要沾不同的醬料。下午五點營業到半夜一點半,夏天可要早點來,否則啤酒冰沙很快就被一飲而盡了。(切記喝酒不開車啊!)

 

  • 牛肉麵:老一輩基隆男人談起流浪頭,記憶就往十四號碼頭的「山洞牛肉麵」而去。氣候再怎麼炎熱逼汗,總會有涼風透出,不需冷氣便清爽暢快。卞家牛肉麵現移出洞外,麵食種類夥多,必點的小魚青辣椒油而有肉,豆干滷得滋味深長。創始老闆是陝西人,牛肉用具福州特色的紅糟醃製成乾,煮成紅色的麵湯。可和蔥花香菜滿溢的老劉牛肉麵比較,不同的族群,同樣的大碗廉宜!

 

  • 甜品:流浪頭粉圓冰,是那種淡白微微透明,甜度適中摻入香蕉水的基隆style。單車族往外木山飆風來回,多在流浪頭駐輪,喝一杯粉圓冰,即是海岸的清涼開闊。而流浪頭刨冰,有花生湯、紅豆湯、豆花等等,選好配料後將冰礤得像一座尖山,用有長長提手的塑膠袋包起外帶,沒有碗蓋硬壓慘讓味道扁掉的遺憾,這就是基隆的海派與誠意啦!

 

  • 炭烤蛋糕:阿伯是第三代傳人,六十多歲了,堅持用木炭現烤,擺上花朵造型的可愛模子,黑黑油亮的,注入麵漿後,拿起另一桶火炭罩上,上下交相烤,這雞蛋糕的製作法,可說獨步全台。五粒一份,沒有零買,阿伯堅持著⋯⋯蛋糕外皮烤得酥酥的,咬下是鬆軟的香氣,顏色美得像燦陽。

 

  • 隱藏版:仙洞那轟動北台灣的俞家鮮魚湯,神出鬼沒的烤肉,碼頭旁的深夜麵攤,以及在地人讚不絕口的烤香腸⋯⋯路在嘴上,好菜在隔壁桌,隱藏版美食在哪?得親身到流浪頭,在當地人超展開的美食地圖中!

 

以上的店家,皆位於中山二路與中華路交叉口附近。

 

新一口基隆

Follow 鄭順聰:
台師大國文研究所畢業。 曾任《聯合文學》執行主編,現專事寫作。 著有《時刻表》、《家工廠》、《海邊有夠熱情》、《晃遊地》、《基隆的氣味》、《黑白片中要大笑》。 Photo Credit:張晉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