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基隆中元祭 » 【中元不離普】基隆作為臺灣的窗口 卻也是疫病破口?—基隆清代疫病

【中元不離普】基隆作為臺灣的窗口 卻也是疫病破口?—基隆清代疫病

posted in: 基隆中元祭 0
*本文編修自 「2022陰光普照城市特展:基隆疫神人鬼的尋訪指南」 之展示內容

 

港做為城市門戶

基隆港曾為全臺第一大港,綜觀歷史,有許多全臺首見的建設與新潮的事物,基隆港西岸碼頭倉庫也見證臺灣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如1935年日本皇太子裕仁由西岸碼頭登臺、1945年二戰結束日軍自此遣返。同時也能從基隆港看見臺灣經濟發展,臺鐵電氣化後自強號、莒光號車廂,還有臺北第一條捷運木柵線車廂、桃園機場捷運車廂、普悠瑪及太魯閣號車廂,都從基隆港西岸碼頭抵臺。作為臺灣的窗口,船舶運輸往返頻繁,也讓基隆成為了疫病登臺的破口。

 

第一要津,船舶輻輳,惡疫之傳播先受其災者。-1896年6月17日《臺灣新報》報導

 

基隆,在那個國際間仍以航運作為主要傳輸聯絡管道的年代,乘載各式各樣的人與物往返來去,傳染疾病也不斷在此發生。

其實,百年來這片土地都在與疫病戰鬥。

1884年的夏天,法國欲取得基隆煤礦資源作為船艦燃料補給的據點,進而出兵,基隆變成清法戰爭的戰場之一,不過,清、法兩軍都未預測到氣候、衛生、蚊蟲,竟是這場戰役中,雙方共同的敵人。

資料來源:Petit(1890).Maxime. La France au Tonkin et en Chine. Paris Publication de la Librairie IllustreeP.62.
基隆港灣內法軍船艦和周圍清軍的防禦部署插畫-資料來源:Petit(1890).Maxime.-La-France-au-Tonkin-et-en-Chine.-Paris_-Publication-de-la-Librairie-IllustreeP.62.

清法戰爭在基隆→其實是抗病戰爭?

清軍沒想到的是⋯⋯

開戰前,廣東總督張之洞分析戰事提出幾項優勢,其中點出:「瘴癘吐熱,主利客否」,在臺清軍熟悉臺灣風土疫病,因此初步評估具有一定優勢。不料開戰後,清兵大受風土病影響,據劉銘傳的奏摺記述:「將士血戰兩月,日在炎瘴溽濕之中,病者十居八、九。八營之眾,能戰不過千人。」臺灣風土疾病嚴重影響了清軍勢力。

法軍也萬萬沒料到⋯⋯

法軍在軍火上較有優勢,實際交戰時傷亡不及清軍嚴重。但法軍小水手Jean L紀錄到:「在1,400位登陸的人裡面⋯⋯,350位嚴重住院,我們說是霍亂,醫生把它稱為發燒,⋯⋯三、四個鐘頭內無聲無息地死了。⋯⋯臉頰沒了、眼睛沒了,所有都陷下去了。」

「霍亂」是由不乾淨的水源或食物傳播,會導致急性腹瀉與脫水,眼窩塌陷、身體濕冷甚至死亡;而發燒症狀則推測可能是同時感染其他疾病,但無論是何種疫病,都大大耗損法國的戰力。

在基隆過世的法國士兵埋葬在大沙灣地區,舊稱「法國公墓」、現為「沙灣歷史文化園區」,1903年James W. Davidson所出版的《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中寫道:「有700人埋葬於此(基隆),120人死於沙場、150人死於傷害,剩下(430人)都是不服水土而死。」

風土疾病從基隆追著法軍一路到澎湖,也是孤拔將軍病死異鄉的主要原因,法軍因此在臺灣的戰場上大大失利。

Public Domain Mark)。發佈於《開放博物館》 scaled
勝山吉作。孤拔海濱。典藏者:中央研究院。數位物件典藏者: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公眾領域標章(Public-Domain-Mark)。發佈於《開放博物館》

乙未戰爭在基隆→清法戰爭Ctrl+C、Ctrl+V?

1895年的春夏交際,日本政府依《馬關條約》接收臺灣。在基隆,日軍面臨到清軍與人民的抵抗外,同時要對抗環境不佳與各種疾病的狀況。

現存於三坑地區的軍人軍屬火葬之碑,碑謁文字特別點出在基隆過世的2,156人中,有因觸及「瘴癘」而死。

3千人塚 scaled e1676099321949
位於三坑古蹟巷軍人軍屬火葬之碑、近衛師團戰死者之墓俗稱「千人塚」。
資料來源:雨都自攝

根據1896年出版的《近衛師團軍醫部征臺衛生彙報》紀錄,1895年6月3~6日間,在基隆已有士兵經診斷罹患虎列拉(霍亂)、麻拉里亞(瘧疾)等病,也導致日軍在作戰同時還要兼顧病疫隔離與照護。

在1934年由三ッ橋安郎撰寫的基隆鄉土誌《我が基隆》提到:「明治二十八年臺灣沒有警察、沒有醫院,土匪跟傳染病困擾著地方,⋯⋯近衛師團的軍隊因為病氣死亡的人,比起戰爭死亡的人還要多出很多⋯⋯,每日都會有20~50具屍體。」

若以乙未戰爭總體來說,傷者515人、戰死者164人;患病者26,094人、病死者4,642人,病死者多出戰死者非常多 。

2 scaled
以日本統計數據,乙未戰爭中野戰部隊患者統計,其中傳染ˋ並、消食器病比例較高。
資料來源:作者不詳(1896)。近衛師團軍醫部征臺衛生彙報。東京:出版者不詳。

 

這裡提到的疾病包含霍亂、傷寒、痢疾、瘧疾及其他風土病。其中以瘧疾的罹患率最高,霍亂的致死率則是所有傳染病中最嚴重的。抗戰還要抗疫,像是10幾年前的法軍情況複製再貼上。

資料來源:作者不詳(1896)。近衛師團軍醫部征臺衛生彙報。東京:出版者不詳。 scaled
野戰部隊患者統計圖表。 資料來源:作者不詳(1896)。近衛師團軍醫部征臺衛生彙報。東京:出版者不詳。

 

疾病冷知識:鼠疫

布條二改尺寸鼠疫 page 0001

 

 

更多「2022陰光普照城市特展:基隆疫神人鬼的尋訪指南」內容:
中元不離普】西班牙流感疫情大爆發!日本時代令人畏懼的「夫人」來了!
中元不離普】疾病不挑人!積極根治才是解決之道:官方治理疾病
中元不離普】疾病不挑人!各類疫病肆虐 民間社會如何因應?
中元不離普百年後我們如何戰疫?
Follow 邱榆:
基隆人。熱愛基隆處處能登高望海的地景地貌,正在用力認識基隆,到外地才能好好炫耀家鄉美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