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基隆中元祭 » 【中元不離普】農曆7/31、農曆8/1#關龕門與交接手爐:交棒!祝來年順利

【中元不離普】農曆7/31、農曆8/1#關龕門與交接手爐:交棒!祝來年順利

posted in: 基隆中元祭, 走文化 0

關龕門

觀,道別

火紅燈籠依舊照亮著夜晚的街道巷弄,在月圓如玉盤的十五普度後,隨著陰晴圓缺,黑夜的熾熱也漸漸褪去,迎來了初秋的氛圍,也迎來了農曆七月的尾聲。原本應是如此愜意的道別,卻在近來的連日豪雨鬧得沸沸揚揚,子不語怪力亂神,不過我想這是一種浪漫吧。

(燈篙要豎慶安宮,斗燈要進慶安宮)

 

起鼓聲中,喧騰地迎來關龕門儀式,道士邀眾神共襄盛舉做見證,拜天公酬謝天恩並將普渡信士名號上書天庭。

臨別前的普渡,分撒孤食時台下善男信女們爭相搶奪,很是熱鬧。

該走的還是不能留,臨空飛舞的七星劍,有如指揮棒一般,將悠遊八方的孤魂野鬼一路引領(追趕)回鬼門關,並持劍在艮方封住鬼門關。封關時,道士不忍聽見眾鬼被關回的哀哭聲,故手掩雙耳,最後亦展現出中元祭悲天憫人之情懷。

主普姓氏關龕門:三牲獻禮後,由廟方拿出錦盒交予輪值主普的主任委員,在老大公靈前拜三拜後放至供桌上,小心翼翼打開錦盒,並簽寫下某年某月、由某人關龕門的紀錄,再取出鑰匙,走到老大宮右側廟門上,先關上鐵門、上鎖、再關上外面木門,最後將鑰匙放回錦盒交還廟方,關龕門儀式遂告一段落,雞籠中元祭的祭典活動至此也全部結束。

 

冠,接續

主普壇一旁的十五字姓碑,環狀的纏繞,時間的推疊延展,也像是十五字姓的大隊接力、傳承與交接。

對於交接手爐的時間曾有多次討論,過去於農曆七月十五普度當日所有儀式圓滿完成後,當夜十二點交接手爐。但這樣的交接,貌似與「有始有終」、「做好尾」的精神有些許的不符。

2007年起,黃姓宗親會在與其他宗親會執事討論下,決定將儀式移至農曆八月一日晚上關龕門後舉行,表示整個鷄籠中元祭典全部完成。2008年郭姓宗親會在與其他宗親會執事、市政府代表、學者專家共同開會討論下定案,將交接手爐確定於農曆八月一日下午六時

交接手爐由慶安宮主委主持儀式,在各字姓宗親代表監督(見證)下,由本年輪值主普字姓宗親會十五位宗親代表將「手爐」一一交給下年輪值主普字姓宗親會十五位宗親代表。並由本年輪值主普宗親會主任委員將無形文化資產證書移交下年輪值主普字姓宗親會主任委員。(參考資料:交通部觀光局)

 

關,再開

雨都的喧鬧也在交接後隨之而來的雨季被慢慢澆熄,燈火通明的夜晚略顯失落,不過一切都在慢慢地醞釀,交接的宗親會將在嶄新的一年,帶來相同科儀卻截然不同的生命力,在夏夜綻放。

|參與基隆中元祭|

你是否對傳承166年的基隆中元祭感興趣? 想一探這百年祭典的內涵?留下聯絡方式,活動第一時間通知你!

CTA2 1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