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基隆人 » 【基隆人-基隆作業員】港邊的指揮家:碼頭的現場人員

【基隆人-基隆作業員】港邊的指揮家:碼頭的現場人員

posted in: 基隆人 0

Keelungportstory (2)

來基隆市,坐船繞行基隆港,看見碼頭上壯觀的橋式起重機,再經過阿根納造船廠,心裡不禁為之讚嘆,幾乎能想見基隆港當年的風華。基隆港三面環山,為天然的良港,造船工業亦發展蓬勃。早年漁業興盛,皆為木造漁船,而後因漁源漸少、加上時代進步,改為建造鐵殼船,而基隆港商業發展最盛期,又可分為雜貨船和貨櫃船兩個階段。今天來說故事的老基隆人,年輕時曾在碼頭工作,擔任基隆職缺中鮮少的「基隆作業員」碼頭現場人員約五年時間,對他來說,在碼頭工作不僅是單純的勞動,更是一門學問,且聽他娓娓道來。

基隆作業員|特殊基隆職缺|基隆作業員職缺話題篇

不同於位於七堵的六堵工業區職缺包裝產線作業員類型、大武崙工業區職缺倉務員,基隆港周邊的作業員相當有地緣特性-碼頭。

 

海陸運輸蓬勃發展,碼頭的基隆作業員工作不停歇

他在碼頭工作時,正是貨櫃船最多的時期,當時碼頭的現場人員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貨櫃船靠港卸貨櫃的時候,確實調度拖車來載走貨櫃,或是去貨櫃場接貨櫃來碼頭準備上船,海上運輸及陸上運輸也就因為這樣相輔相成,一併發展了起來。

碼頭工作有三個最主要的單位:船公司、理貨行、拖車公司。船公司會將整艘船的貨物,委託理貨行及拖車公司處理,船一靠港,作業就是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直到這艘船的貨櫃都處理完為止,他回憶起那段時光,只有一個評語-「生不如死」,因為他們的工作時間通常是晚上開始,而最痛苦的時候就是冬天,冬天的碼頭非常寒冷,且基隆多雨,也讓工作進行更加困難。他說:「曾連續工作整整兩天都沒有休息。」因為一艘船進港、離港皆有規定時間,且用以吊貨櫃的橋式起重機作業是不間斷的,因此現場人員必須先安排足夠的拖車數量,以確保每一個貨櫃都能順利銜接載走,若拖車來不及接走貨櫃,一旦貨櫃落地港務局就會向船公司罰款(棧租費),船公司又會再向拖車公司扣款,所以為了避免在交通上遇到狀況,載貨櫃出去的拖車無法及時趕回碼頭,還需要另外安排停在船邊待命的車輛,可能是12輛、16輛等,看貨櫃數量決定。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與基隆作業員之一的-拖車司機搏感情

除了貨櫃數量及調派的車輛多寡外,貨櫃的重量也是一大問題,有許多貨櫃在基隆港卸貨,但必須以拖車拉到高雄港,而重量就會影響耗油量,因此許多拖車司機非常在意貨櫃重量,也會要求現場人員分配輕一點的貨櫃。

「那重的貨櫃你要怎麼選擇給誰拖?」我問。『有時候會找比較麻吉的人來拖啦,但也不能常常這樣,所以要軟硬兼施。』他笑著說,『拖車司機都是非常有社會閱歷的人,所以這工作真的很難,要長期搏感情。』他在碼頭工作的日子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和拖車司機搏感情,因為現場人員必須分配每一次要由誰載比較重的貨櫃,如果某位司機上次已載到重的貨櫃,下次就會讓這位司機載輕一點、或甚至是已卸完貨物,要歸還給貨櫃場的空貨櫃;也可能請他去幫忙將貨櫃移位,因貨櫃移位是額外的工作量,只要現場人員在報表上簽名,拖車司機就可以根據移位的貨櫃數量拿到額外的補貼,這些眉角,除了工作經驗的累積之外,更多是在碼頭的做人之道。

而他也說,假如你跟拖車司機關係處得好,他們比較會願意認真工作,但如果關係處得不好,司機就不會那麼認真,像是明明應該回碼頭卻跑去吃飯,可能就會導致人手不足、貨櫃來不及接,那麼現場人員在碼頭就會急跳腳。

最後,他還分享了一件年輕時的趣事,有時候因為人手不足,現場人員偶爾也會需要幫忙拖貨櫃,有一次甚至還結束工作就開著拖車頭去接女朋友約會,『我當時跟她說在交流道下面等,結果她就真的站在交流道下來的馬路上等我。』雖然很驚險,但,這就是老基隆人的浪漫啊!

 

CTA2 1

Keelungportstory (1)

Follow Neil:
喜歡基隆,喜歡海。覺得基隆的雨,是一種鄉愁。相信所有曾被時代淘汰的事物,都會以另一種方式重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