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基隆人 » 【基隆人】一個K市市民的告白(中)──就這麼在故鄉散起步來了

【基隆人】一個K市市民的告白(中)──就這麼在故鄉散起步來了

posted in: 基隆人 0

生活是這樣的,每天只是過日子,若是沒有什麼刺激,不會想要有什麼改變,只要把每天過得差不多就好。第一份工作離職後,我雖然搬回K市,卻依然對K市漠然,最熟悉的還是從家裡到火車站的路。

好在人生就是有各種可能性,在我三十歲的那年,突然對「四國遍路」有興趣,幾年後真的花了一筆錢,以自己的弱足腳力,徒步環繞了日本四國一圈。完成了這趟旅行後,我並沒有馬上開始找工作,而是給自己幾個月的時間,整理「遍路」的遊記,並且寫點其他的東西。

在那段日子,我依然維持著在日本旅行時早起的習慣,而且是相當早的那種,每天四、五點就醒了。與其在床上發呆,不如出門走走吧,連日本四國那種異鄉都可以徒步走完了,沒有理由對自己的家鄉這麼陌生啊!我想著。

之前對於K市如此地缺乏興趣,其實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兒時的陰影,小時候的K市真的是雨都,下雨的天數比現在多很多,偶而被家人帶去所謂的觀光區玩,或是學校老師安排的郊遊遠足,不外乎都是一些潮溼的山區,或是陰冷的海邊,看著有點神祕的砲台,或是吹著咻咻冷風眺看一望無際的海,總覺得K市的景點都好陰森淒涼啊!

而且小學生是最愛穿鑿附會的一群人,小學時總會聽說哪裡的山區有吊死鬼,哪裡的公園會有壞人,所以不只陰森,還可怕又危險,因此明明家附近就有不少大自然可以享受,卻怎麼也不想去、不敢去。

直到我的四國徒步經驗之後,內心的勇氣和好奇心都有點長進,既然早起了,就出門晨運吧!把小時候曾經去過的陰森風景區,再拜訪一遍。

K市散步


一開始先是去綜合體育場跑步,以及在中正公園散步,山上的路四通八達,在靠近田寮河這一面不管從信二路、義五路、義六路、義七路、中興路、正信路及其中的各條巷道,都可以走到公園,另一面不管是正義路、中船路、豐稔街,也可以相通。

原本以為的陰森,也根本沒有那回事,傳說中的陰影,只是自己嚇自己。

有些地方可以登高遠望,看到山、海與港;有些地方則是小巷幽靜蜿蜒,電影中的香港、連續劇中的韓國,那種山鎮矮房人家,在K市只是尋常風景;有些上山路坡度極陡,好似在訓練小腿肌肉;有些路則是階梯不斷,折磨膝蓋;通往公園的路沒有明確的起點與終點,沒有絕對的路徑,只有上下起伏,和必能得到的開闊視野。

我很喜歡清晨的中正公園,一早觀音像旁會播放廣播體操,和一旁的長輩們一起舒展身體,精神也就這麼復古溫暖地甦醒了;早上六點左右的役政公園,如果是好天氣時,那裡除了許多晨運的人之外,還聚集了許多小販,會有人開著小貨車,帶著菜、肉來賣,還有歐吉桑、歐巴桑的生活日用品,也賣一些健康養生的小工具,像是不求人、刮痧板之類的東西,在那一尊尊戰車、砲台、軍機的雄壯威武旁,多的是早起精神好的市民生活。這種反差美,真是有趣的情調。

K市散步

征服了中正公園之後,我對於在K市散步有了興趣,也想要拓展自己的視野,於是把眼睛能見之處都來走一走,有好萊塢基隆字的虎仔山、彷彿處在高速公路喉嚨位置的獅球嶺砲台、春天還能賞櫻的紅淡山、可以體驗從基隆一步走到新北市的月眉山、可以和東岸觀音像對看的西岸築港殉職者紀念碑,還有小時候常被家父帶去曬小孩的忘憂谷,被家母帶去拜拜的和平島等等,都成了我的散步動線。

雖然有些路段車多了一點,但只要小心一點也還好,走著走著,街景在眼前轉換,已是美好的觀光。

我們經常會嚮往去遠方旅行,不外乎就是看山、看海、逛街、吃美食,或找一家舒適的小店坐一坐,找個美好的沙灘躺一躺,但仔細想想這些事,在K市大多可以體驗。

去遠方旅行,很美好,充滿了好奇與新鮮,也開拓了視野;但在家鄉旅行,更是愜意,假日午後,隨興地推開門,就這麼走起來,港、山、海、好咖啡、好食物,哪裡都不是很遠,走過的路就成為自己的,而我的故鄉也因為我的步履而和我越來越接近了。

 

CTA2 1

Follow Odili小歐:
六年級中段班,K市市民。喜歡寫字、讀書、走路。著有《9個故事》、《遍路:1200公里四國徒步記》、《小跳舞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