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親水公園是熱門的親子遊勝地,但由此地沿著水源路、往西勢水庫方向健行,就會遇見氣氛相當對比的清幽步道。暖暖秘境真的比想像中多得多,有行動力來造訪的人,就能幸運享受。
|暖暖秘境|西勢水庫|
我們在咖啡館Khehsio。
位於暖暖街上的這家Khehsio咖啡館,店名取自台語的kheh燒(kheh-sio),華語「取暖」的意思,我和《基隆的氣味》的共同作者鄭栗兒,在這家咖啡館隨意聊聊,漫天談談朋友故舊、藝術文學等等,用暖暖的諸般回憶感受來Khehsio。
提袋拎起,就往水源地走去。
暖暖街從火車站那頭延伸而來的,多為現代水泥的巉峭街屋,市況繁鬧但街景平淡。不過,只稍稍往淨水場旁小路走幾步,淨水場百年幫浦間便在樹隙間閃現,四方紅磚拱窗的造型,好似一塊遺落的樂高積木,嵌合於基隆河的時間之流上。
橋樑也小巧,河谷至此乍然縮減,也給突出於兩岸的茂密樹木遮掩得更細長了,潭水深沉,半給樹蔭染得深綠,好似毒龍潭,裡頭不知藏著什麼更沉的綠。
經過淨水場門口,往上游而去,來到河流的匯流處,這兒有座雙生土地公廟——因水源保護與修築水壩之故,這對土地公搬遷至此,各對著西勢溪與東勢溪,一尊土地公守護著一條溪流。弧形的廟體,展望著遠方的溪谷,這一帶的暖暖未受開發破壞,是以特別潔淨清新。
再往上游走,往西勢水庫而去,路旁有一大片樹林無辜被砍伐,現正植木復育中——幸好還留存一段蓊鬱的綠色隧道,可說是在地人散步休閒養心的秘境。
沿著暖暖溪往基隆河谷而下,水源路平坦悠靜,望著對岸堤防下的棧道,溪床的壺穴地形雖饒富變化,水流緩緩變清淺,天色也漸漸暗了。
跨越吊橋,我和栗兒從水源橋下爬階而上又回到了暖暖街,午後有咖啡Khehsio,入夜有炒麵與熱湯kheh-sio,繞了一大圈,沿途品賞景色,回到原來的地方,話題也回到了原點,以藝術文學、朋友故舊取暖,暖呼呼的,都在暖暖之中。
話題與人生總是這般迴繞,下一次,我們再來到暖暖,是否會有如山間的綠意匯聚成氣場的新空氣,騰冒而出?
*本文同步刊登於微笑台灣網站: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4270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