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都漫步給你不一樣的中元祭體驗!團隊自2016年開始,策畫中元祭相關文化推廣活動如講座、工作坊、中英文導覽等,2019年以城市特展與實境解謎,開啟中元祭不同體驗。2020陰光普照城市特展邀請藝術創作與中元祭對話~
農曆七月,讓整座城市成為一個台灣中元祭博物館。有別於靜態展覽,我們欲以祭祀圈內場域的現地展陳,分享每一個空間的故事,互動式還原祭典的記憶,將中元祭傳承給每位熱愛基隆的人。
中元祭,曾經凝聚了在地社群及其情感,留存在許多代人的記憶裡。人們在祭典中投入可貢獻之勞動力與資源,亡魂無家可歸,人們祭祀祂關心祂,在鬧熱儀式中將對人對生活中不可掌握的擔憂過渡至平安的想望。
現今台灣社會,以理性思維教育人們能夠規避宿命、掌握自己的一生,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更加疏離,個體看似更加強大但亦加脆弱。直視並且嘗試理解那些需要被關照的人們,視幽冥如親,或許就是節慶內涵的當代性。
展覽地點
東岸廣場展區
東岸廣場座落基隆熱鬧市區,是一座結合停車場與常民休閒商場空間。位於廣場二樓夾層展場,開放性空間,在人來人往之際,將被遺忘的中元祭印象重新敘說。展場結合QR code掃描,聆聽在地耆老親身回憶。
展期-8/1~9/9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仁二路236號2樓夾層 https://goo.gl/maps/dn7JjVkFo8FnBEGi9
開放時間-11AM-10PM
義二路老屋空間(Apollo11登月艙)展區
位於文化中心周邊,一棟近七十年的基隆老屋,以全然不同的空間型態,翻轉老屋閒置命運。此展區將當代藝術創作作品融入了老屋舊有的屋樑與磚牆,展出作品亦可見藝術家分別以不同媒材與創作主題,回應了中元祭從祭儀、與其延展出的當代性思考。
參展藝術家 (依姓氏筆畫)
李奇鴻(錄像、裝置).李慈湄(聲音創作).汪思廷(刺繡).何郁琦(錄像).杜振豪(紙糊藝術).許可昀(繪畫).陳品而(記憶計畫).郭慧禪(錄像).游忠諺(繪畫裝置).黃昱斌(繪畫).廖柏丞(攝影)
展期-8/15~9/13 也可觀看虛擬實境線上展
地址-基隆市中正區義二路53號四樓 (阿樂哈飯店旁巷弄,電器公會樓上,請上四樓)
https://goo.gl/maps/Bp4eLq2T1xKsQB3ZA
開放時間-周三到周日12-6PM
↓ 展場入口示意影片 (請勇敢走上四樓) ↓
此展區以11位台灣當代藝術家的創作,將當代藝術作品融入了老屋舊有的木造屋樑與紅磚牆,展出作品亦可見藝術家分別以不同媒材與創作主題,展現中元祭中的祭儀及其內涵的不同觀點。人們透過祭祀撫慰亡靈,展現悲天憫人的精神,在鬧熱儀式中將對人、對生活中不可掌握的擔憂過渡至平安的想望。直視並且嘗試理解那些需要被關照的人們,視幽冥如親,或許就是節慶內涵的當代性。
李奇鴻以錄像結合裝置,藉由相傳盛開在冥界的彼岸花,陳述對離去外婆張阿美的思念;基隆聲音藝術家李慈湄特別為此特展展開全新創作,以中元祭職人工作聲景-道長、糕餅店、金紙店、水燈製作等,創作「中元百工」作品;汪思廷發揮其設計專長結合刺繡技藝,展出女性在傳統文化中被隱藏卻又不可輕視的角色地位;錄像藝術家何郁琦,帶來過往記錄大林蒲一帶普度的影像,展現不同於基隆的中元祭印象;基隆國寶級水燈頭藝師杜振豪今年也以有別與水燈頭的紙糊創作,展出祭儀中所使用的招魂幡,亦可見其精湛技藝;許可昀作品《精靈護衛隊》表達現實中人們所存在與居住的生活寫照;陳品而擅長提取一座城市中獨特隱約的氣息,從介入城市空間的手法轉化爲一種柔軟的關係美學作品展呈,此特展中將呈現藝術家於雨都漫步「咱的普度記憶」工作坊期間的採集後所轉化的記憶計畫;錄像藝術家郭慧禪以常見民俗信仰的「籤詩」製成3D貼圖,呼應民俗信賴建立與神的溝通等指涉;游忠諺以水彩技法擬仿民俗物件-金紙,帶入更深層的象徵意涵;書畫藝術家黃昱斌以十八羅漢圖結合新聞時事拼貼當代網路語彙,探討獨身者之於台灣社會議題;廖柏丞自去年於基隆駐村,拍攝一系列陰廟影像,作品中將廟中線香繚繞的煙霧動態凝結在畫面中,呈現陰廟膜拜與祭祀之間,包覆私慾的曖昧幽微。
#導覽活動一起來 策展人與藝術家導覽活動
特展第二場特別活動! 將由策展人分享特展理念,同時也邀請藝術家們親臨現場與觀眾交流互動分享創作歷程。
協同策展人 江懿倫
與會藝術家 汪思廷/黃昱斌/廖柏丞/李慈湄
活動時間:2020/9/5(週六) 1-2PM @義二路老屋空間(Apollo11登月艙)展區
城市普照展區
[這裡很有事來聽中元祭]語音導覽
前往以下各處尋找陰光普照說明牌,雨傘人給你聽不完的中元祭故事。
- 老大公廟 https://goo.gl/maps/esqwT7dyk5mjAwPj8
- 旭川河 https://goo.gl/maps/zMaYJKBkkLTeF5pT7
- 慶安宮 https://goo.gl/maps/v7yfdk69WuAxFBCE9
雨都漫步團隊自2016年開始,策畫中元祭相關文化推廣活動如講座、工作坊、中英文導覽等,2019年以城市特展與實境解謎,開啟中元祭不同體驗。希望帶給你不一樣的中元祭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