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雨都漫播Podcast » Ep.30 #滴滴答答-基隆舊地名解鎖,驗證你是不是在地的!-(下)

Ep.30 #滴滴答答-基隆舊地名解鎖,驗證你是不是在地的!-(下)

posted in: 雨都漫播Podcast 1

基隆有很多地方因為城市發展、時代變遷或是政策因素有了很大的改變,有些地名你常常聽但是就是看不見,

像是上集提到的三沙灣、哨船頭,地形已不復見以往的樣貌,但基隆人依舊沿用著。

水產館
基隆水產館,日治時期的漁會正濱大樓, 由 臺北州水產試驗場 – 臺北州の水產, 公有領域,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83687573

 

這一集就繼續要來聊聊還有哪些舊地名~因為該區域代表性建築及店家的名稱,而成為在地人對該區域普遍的統稱。這些地名有些還看得見,有些已經消失。

 

在下集,一起來解鎖以下舊地名!來看看它的背景你知多少~?

  1. 神州:Kanda是它原來名字,卻因為政權轉變隱諱地叫神州(蛤?)
  2. 高砂公園:基隆第一座公園,還曾是名勝之地。究竟因為什麼原因而消失?
  3. 安瀾橋:小小的一座橋現在的樣貌行同一條臭水溝,經過時你幾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曾經這裡竟然會做大水!?
  4. 少將腳:少將是誰?少將腳以外,還有少將頂,指稱的是什麼?
  5. 獅子林:不是西門町的獅子林喔!那到底它是什麼?
  6. 小豆苗:從小叫到大,從老一輩到年輕輩都在叫,還有老司機會糾正你這裡是綠精靈XD。在地回憶爆表的一個老地名,好親切!
  7. 荷蘭城:太白莊白米甕的在地居民都這樣叫,是因為以前這裡有荷蘭人?
  8. 水產:這一定要用台語發音才夠在地!
  9. 舊主普壇:跟高砂公園有淵源?切記坐計程車去現在中正公園的主普壇,千萬要指明中正公園上的喔!
  10. 香港厝:早期香港來基隆建造的房舍群樣貌?

 

Follow 雨都漫步 KeeLung for a walk:
這是一群生活在基隆的青年,熱愛這城市,想將在地故事分享給更多人 於是用散步旅行,穿梭巷弄、盤桓山階,讓每位來到基隆的人,發掘更深度的基隆 點點細膩而豐富了我們的日常,也讓這些感動,被好好收藏!

  1. Bigwolf

    獅子林是麵包店,小豆苗是賣零食,都算不上舊地名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